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封侯爵!赐免死铁劵!,明朝大祸害,庭外有棠,污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启对此淡淡一笑,他突然觉得这应该是自己即位以来满朝文武乃至外戚勋贵内臣最和谐的一幕。

接下来,参与平叛的大臣们都得到了封赏。

满桂和孙应元也都跟着封了伯爵。

只有潘汝祯和李祖业、徐希皋等因为选择错误,而锒铛入狱,且遭遇了严厉的处决方式,不但什么都没得到,还失去了一切。

……

“你是说,明国国舅张贵已晋爵为侯,王之臣等清君侧的计划失败?”

沈阳。

努尔哈赤在从李永芳这里知道关于大明朝廷的最新消息后,露出一脸失望之色。

皇太极跟着说道:“也就是说,这个天启还会继续做明国的皇帝,还会继续信赖他张贵,我大金艰难的局面还是没有打开。”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随即一掌拍在了案桌上,瞪着牛眼道:“自从出现这张贵后,我大金就没顺遂过!连吾儿莽古尔泰和德格类都因他而死在关内,被明国皇帝凌迟处死,不杀张贵,本汗难消此恨!”

“父汗息怒!”

皇太极劝慰了一句,又道:“眼下明廷已在辽南设镇,且聚兵数万,且借助其水师强大四处袭扰,对我们接下来无论是攻伐蒙古还是攻伐朝鲜,都掣肘甚大!故而,以儿臣之见,现在与其声讨这张贵,不如先想想办法,如何让明廷放弃在辽南设镇。”

“让明廷放弃在辽南设镇,难于登天!因为支持在辽南设镇的是明国国舅张贵和袁可立,而这两人现在最得天启宠信。”

贝勒阿敏这时说道。

“还是立足于打,把辽南的明军消灭才行,关键是,现在辽南巡抚孙传庭和周遇吉二人颇为善战,比毛文龙、袁崇焕这些人威胁更大,更重要的是,这两人皆同属西厂旧人,是明廷国舅张贵的自己人,配合的也很默契,我们派去的细作竟无法挑拨他们的关系,反而被他们查了出来。”

努尔哈赤说道。

“父皇说的是,即便暂时不能让明廷撤掉辽南一镇,但可以先想办法让他们换掉孙传庭和周遇吉!”

皇太极回道。

努尔哈赤听后问道:“怎么换?”

投靠后金的大明第一汉奸李永芳这时候说道:“奴才认为可以用反间计!”

“如何使用反间计?”

皇太极也跟着问道。

李永芳道:“回主子们,这件事不难,刚才四贝勒爷不是说,他孙传庭和周遇吉是明国国舅门人吗,而在明国不比我大金开明,明国多腐儒酸臣,他们对这种投靠外戚的大臣是不容的,想必明国内部早有不少清流文官对这两人不满,而只要我们散播一些这两人暗通我大金、甚至与我大金秘密议和,乃至已经约定我大金取辽西,他们取山东的消息,明国内部必有人借此事弹劾孙传庭和周遇吉。”

“不仅仅是明国内部,辽西的袁崇焕和辽西将门事实上也不希望有个辽南的孙传庭和周遇吉这些人掣肘他们,分他们的辽饷,所以,只要我们把消息一散播,想必这些人也会跟着弹劾孙传庭和周遇吉。”

李永芳回道。

“可明国皇帝会信吗?”

努尔哈赤问道。

皇太极道:“父汗,儿臣认为李额驸此计甚妙,不管明国皇帝信不信,众口铄金,流言蜚语广泛传播后,不是真的也会变成真的,何况明国内部不少人也愿意这是真的,到时候即便皇帝不愿意不信,也不得不有所怀疑,进而换掉这二人,或者这二人自己心灰意冷,自请离开。”

努尔哈赤点点头:“甚妥!就这么办,李永芳,此计就由你安排。”

……

张贵支持袁可立在辽南设镇,对建奴形成更大掣肘,且把变法新政实施以来的大量国帑都运到辽南,而不再是用去养辽西将门的事,的确让建奴和辽西将门以及在辽西的文官们感到不满。

故而,尤其是在李永芳这些汉奸推波助澜下,在张贵刚刚封侯不久,辽东巡抚袁崇焕、总兵左辅、参将祖大寿等联名上疏弹劾孙传庭、周遇吉等暗通建奴、密谋媾和的奏疏就到了京师。

天启为此特地于下旨于勤政殿举行午朝廷议此事。

但廷议一开始,翰林安桐就突然拿出一封奏本跪在御前,道:“陛下,臣弹劾辽南巡抚孙传庭、辽南总兵周遇吉密谋勾结建奴造反,且与建奴相约,由奴酋努尔哈赤率建奴主力攻打辽西,而他们则取山东,意在夹击京师,亡我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梦侦探

木易土皮

都市极品仙尊

半夏有毒

只想摸摸的我能有什么坏心思

摸摸贝

小夜曲

春风榴火

重生之逍遥唐初

南宫折雪